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保险公司赔穿了?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大揭秘

险联社 · 2025-09-04

导语目前有不少人身险公司和财险公司都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数据。

短期健康险在咱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像常见的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它保障高、价格低,不少人都买过。

但大家肯定好奇,当真正需要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到底赔得多不多?这就得看看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情况了。

按照监管要求,保险公司每半年要在官网披露一次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整体综合赔付率指标,上半年的得在7月底前公布。

截至目前,不少人身险公司和财险公司都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数据。

人身险公司:超五成赔付率不足50%

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在人身险公司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70家人身险公司,对外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的相关数据。

从行业整体水平来看,这70家人身险公司上半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的中位数为41%,对比去年上半年40%的中位数,整体呈现出小幅上升的态势。

不过,单看个体公司的数据,差异却十分悬殊。具体来说,有5家公司的赔付率超过了100%,处于“赔穿”状态;还有5家公司的赔付率甚至出现负数,看似“倒赚”,实则多是特殊因素导致。

拿国华人寿举例,其上半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飙到了惊人的1412.19%,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极端情况,核心原因在于它的短期健康险业务规模极小——2025年1-6月,该公司个人短期健康险保费收入仅约6万元,却恰好遇到了两笔理赔,总赔款金额达50万元左右。由于业务基数太低,单个赔案就会对赔付率产生巨大影响,最终导致数据严重偏高。

再看中华人寿,其赔付率为-3.35%,之所以出现负数,主要是因为“未决赔款准备金释放”——简单说就是之前预留的理赔准备金有结余,再加上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规模本身不大,综合赔付率很容易出现波动,才形成了这样的结果。

从赔付率区间分布来看,平均综合赔付率高于50%的公司有24家,占比34.3%,这意味着在较高赔付区间的公司占比并不算高。而20%-50%这个区间,聚集的人身险公司数量最多,达到34家,接近总数的一半。

这种分布情况其实也反映出一个问题:不少公司的赔付率偏低,这不仅可能让消费者缴纳的保费无法充分转化为保障,也暗示部分产品或许没能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进一步细分数据还能发现,70家公司中有39家的短期健康险赔付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占比55.71%。

业内普遍认为,人身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的合理赔付率区间在50%-80%之间,这个范围既能覆盖理赔成本,也能让保险公司保持合理利润,实现“保障”与“经营”的平衡。

但从实际数据来看,很多人身险公司的赔付率都低于这个合理区间,即便像泰康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这类业务规模较大的头部公司,赔付率也仅在40%-50%之间,仍未达到合理水平。


财险公司:整体赔付率偏低

接着我们来聊聊财险公司的情况。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家财险公司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数据。

从整体水平来看,财险公司今年上半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的中位数为41.24%,对比去年上半年50多家财险公司38%的中位数,整体呈现出小幅上升的趋势。

但从行业整体格局来看,财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仍处于偏低水平——超过一半的公司赔付率低于41.24%的中位数,而平均综合赔付率高于50%的公司仅11家,占比仅25.58%,在所有披露数据的公司中占比不高。

不过,单看各家公司的具体数据,差距却大得惊人。赔付率最高的恒邦财险达到168.22%,北部湾财险以127.28%紧随其后,这两家都属于“赔穿”的情况;而燕赵财险的赔付率则低至-69.42%,呈现负数值。

另外,有8家出现数据异常:2家赔付率超100%、5家赔付率为负,还有东京海上日动的赔付率波动格外剧烈——从2024年上半年的1548.68%骤降到2025年上半年的7.59%。

这种极端波动背后其实有迹可循:像东京海上日动,大概率是因为此前短期健康险保费规模小,一旦遇到大额赔案,赔付率就会飙升;而今年上半年没再出现大额理赔,数据自然大幅回落。再比如凯本财险,其赔付率从2024年的73.5%暴跌至2025年的-49.29%,很可能是受到了保单退保、未决赔款准备金大量释放等因素的影响——简单说就是之前预留的理赔资金有结余,再叠加部分保单退保,最终拉低了赔付率。

当然,也有部分财险公司展现出了较强的业务稳定性。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短期健康险赔付率波动不超过5个百分点的公司有8家,占比18.6%,其中就包括平安财险、人保财险等头部公司。

这也说明,在市场波动中,规模大、经营经验丰富的头部财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的运营更成熟、风险把控更到位,因此数据更稳定。

从赔付率区间分布来看,20%-50%是财险公司最集中的区间,共有24家公司落在这个范围里,占比55.81%,这个比例甚至高于人身险公司在该区间的分布占比。

业内普遍认为,财险公司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在50%-70%之间最为合理——既能覆盖实际的理赔成本,又能让保险公司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实现“保障”与“经营”的平衡。

此外,从同比变化来看,已公布数据的43家财险公司中,有23家的赔付率较去年同期下降,占比53.48%;20家的赔付率有所上升,占比46.52%,整体呈现“降略多于升”的态势,但波动幅度相对可控。

赔付率背后的原因及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赔付率差异这么大的情况呢?

对于赔付率高的公司,像国华人寿这类业务规模小的,一旦有大额理赔,赔付率就会被拉高;还有些可能是因为医疗通胀,赔付成本升高,产品定价不足,或者逆选择风险加剧,也就是“宽进严出”导致带病体集中投保,核保环节又没把控好风险,再加上健康管理服务缺位,无法通过疾病预防、慢病管理降低理赔概率。

赔付率为负的公司,大多是因为未决赔款准备金释放,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为负,同时业务规模小,综合赔付率波动大。

而整体赔付率偏低,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公司为控制风险,采取保守定价策略或严格核保;另一方面,行业在健康险产品定价时,对风险的了解和数据积累不足,定价不够精准,导致价格偏高,赔付率降低。

赔付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好。赔付率长期过高,保险公司可能亏损,影响开发新产品动力,甚至业务难以持续;赔付率过低,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缴纳的保费不能充分转化为保障,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保险公司信任度降低,影响后续购买意愿

短期健康险 赔付率

  • 腾讯微博

参与讨论

发表

热门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Copyright©2015 xlsh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5030581号 天津如是互动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