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 > 正文
新生婴儿买的保险 80岁才能退保?年金险和寿险的区别天上地下!
· 2025-09-25导语保险公司最怕年金险的被保人“活得太长”,也怕终身寿险的被保人“死得太快”。
你可能经常也在短视频里刷到过这样的内容:
“教育险变养老金,10万本金需女儿80岁才能取。”
这类新闻常常让人大跌眼镜,也让很多人心生疑惑,保险公司又骗人了?
很多人买了保险,到头来连自己买的到底是什么都没搞明白。
无论是你新生婴儿买的教育年金,还是给儿童买的婚嫁年金,本质上都是年金险。
虽然顶着“保险”的名字,但是年金险跟我们常人理解的寿险、医疗险、重疾险的差别可谓天上地下。
年金险本质就是一款理财产品,运行逻辑更像我们的养老金。无论是0岁开始缴纳,还是10岁或者30岁开始缴纳,其实都需要60岁退休后才开始每年领取年金,到了80岁或者更高年龄,才可能领回缴纳的保费(拿回本钱)。
年金险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座“金融房子”,分期“贷款”交完保费后,到一定年限开始收租,每年所能够收取的租金和“房子的总价值”即所交保费呈正相关,这个“房租”活多久收多久,活得越久越赚。
万一发生寿命风险,一般产品也有保证领取20年的保障,不会担心收不回“房子”的价值。
教育险同样是前期分期存入,到一定年限开始定额领取。
比如有的产品设计是从18岁开始领取,到35岁期间共领4笔。从60岁开始,每年才能能固定领养老年金。
到80岁那年,再得一笔祝寿金。
而这个祝寿金,其实就是所交保费。
年金险的本质就是把长寿的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活得越久,领取的越多。
所以,“教育险”这个名字大抵是个噱头,实际上就是被设计成不同产品形态的年金险。
相比于将长寿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的年金险,终身寿险的销售难度就相对高一些了,因为要谈及人生的终极话题,就是死亡。
许多客户是忌讳谈论这个话题的。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活都活不明白,还研究什么死呢?我要强调的是:“不知死焉知生。”如果不接受死亡的存在,不面对死亡,怎么能活得明白呢?当我们接受死亡,做好风险管理,就可以笑谈生死,活得轻松自在了。
终身寿险,终身负责意外和疾病身故责任,甚至包含全残的责任。
从你缴费的第一天开始,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身故金就已锁定,且100%会赔付。
所以比意外和定期寿险都贵,但更有价值。
可以说终身寿险最具有保险的概念,既有以小搏大的杠杆作用,又有长期储蓄的资金备用池功能。
终身寿险每年交保费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制储蓄的过程。
它的现金价值很高,现金价值高就意味着,即使不用身故杠杆,它本身也是一笔相对灵活的,且安全性和收益性不亚于银行存款的资金。
在你急需现金的时候,可以通过部分退保,或者保单贷款,实现快速变现。
尤其是保单贷款,会用的人知道,它完全可以当作一笔应急现金流备在那里,进可攻,退可守。
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家庭里边最好的压舱石的资产。
但是,年金险是没有现金价值或者现金价值很低,如果中途退保,损失会非常大。
当你理解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你在购买年金险的时候,才会更加清楚明白。
写在最后
保险公司本质是保风险,但是风险不会消失,只会在客户与保险公司之间转移。
年金险,就是将长寿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寿险,就是将死的早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对于年金险来说,被保人的生命越长,保险金支付的金额就越多;而对于终身寿险来说,被保人的生命越短,保险金支付的时间就越快。
所以,客户与保险公司之间其实是一种博弈的关系。
用极简的语言来总结,保险公司最怕年金险的被保人“活得太长”,也怕终身寿险的被保人“死得太快”。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对于年金险的被保人身体情况要求不高,而对于终身寿险的被保人身体要求更高。
所以,如果被保人身体不符合终身寿险的要求,可能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年金保险来实现财富传承了。
-
腾讯微博
参与讨论
发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