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预定利率下调前,炒停售剧本集体失灵

· 2025-07-08

导语不敢继续卖了。

随着3季度的到来,保险圈关于预定利率下调的风声就没停过。

有公司悄悄上架了1.5%保底的分红险,转头又把2.5%的传统储蓄险下了架。

按理说,市场该像过去一样“炒停售”,可眼下却是另一番景象——

客户翻着产品说明书没什么兴致,代理人朋友圈少了往日的刷屏,连“倒计时”的促销话术都显得有气无力。

其实,行业早就在为降息做准备了。

4月那场专家咨询会定了调,明确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至2.13%,较1月发布的研究值2.34%下调21个基点。

业内普遍预计,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预定利率上限将从2.5%降至2%;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将从2%下调为1.5%;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也将同步从1.5%降至1%。

同方全球人寿和中意人寿都陆续推出了1.5%保底的分红险,有意思的是,恒安标准人寿更早之前也推出过类似的产品。

与此同时,停售的动作也没闲着。

例如,新华保险早在3月底就停售了“荣耀鑫享智赢版”终身寿险;中英人寿福满佳2.0趸交,6月16日上午11点刚通知后,2个小时就停了。

也有公司说只要这个产品销售额达到了,也会立刻下。

官方早就说了,保险的预定利率要跟市场利率挂钩,还会参考存款利率、国债利率这些长期利率来定。

大家都知道,现在市场利率的情况不太好,不管是十年期国债利率还是五大行的五年期定存利率,都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所以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短时间内频繁下调,也不奇怪了。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算术题:

保险公司拿着我们的保费去投资,辛辛苦苦一年平均可能只赚到2.2%-2.3%。

但它之前卖的产品,可是白纸黑字承诺了要给我们接近2.5%甚至更高的收益。

导致的结果就是,保险公司自己倒贴钱。

这种情况就叫利差损,即投资所赚取的收益不足以覆盖承诺支付给客户的成本,这中间的差额便是亏损。

换成我们,也不敢继续卖了不是?

所以,为了行业的健康,监管出手了。

主要好处有三个:

一、告别“炒停售”乱象

二、行业更稳健

三、产品设计更实在

对有保险需求的人,有啥影响?

不变的是,已经买好的保单,收益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雷打不动。

短期保障型产品(意外、医疗等):影响不大。

变的是储蓄型保险(重疾、增额寿、年金等)

同样的保额:保费会涨价;同样的保费:收益会降低。

而面对预定利率不断下滑的预期,多数保险公司将分红险作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发力方向。

从高保证收益转向低保底+浮动红利,是时候考验大家接受红利部分存在“不确定性”的能力了。


  • 腾讯微博

参与讨论

发表

热门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Copyright©2015 xlsh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5030581号 天津如是互动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