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中国市场“药”变天,保险人哭了!
· 2025-01-17导语重仓医疗险的保险公司,面临着保费收入缩水、业务增长放缓的困局。
一场看似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变革正在上演。
原研药全部消失,仿制药强势登场,价格便宜到令人咋舌。
这,不仅让医药业风起云涌,也让保险业暗流涌动。
3分钱一片的叶酸片、阿司匹林
2毛钱一支的间苯三酚注射液
1毛6一支的氯化钾注射液
......
2024年12月12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集采结果,共有435种药品通过这种方式降价求量。
因为价格战打得太过惨烈,还不够原料价,原研药只能含恨离场,,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的仿制药。
看起来是省钱了,却引发了各种担忧。
3分钱一片药,药厂还得挣钱,成本可能只有1分钱,你指望1分钱能治什么病?
医疗改革似乎走得太急了,DRG限定了每个病组的治疗费用上限,医院自付盈亏。
本意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病人负担,但凡事都有两面性。
原研药退出集采,医院都被仿制药占领了,医生开不出来原研药了。
医保报销的病人用不到好的药品与耗材,单一疾病DRG没有问题,只是疾病严重的,衰竭要命的,治不了的建议回家,想躺在ICU治,非要给人省钱,不是为难自己么?
最扎心的是,无论你买的是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还是高端医疗险,只要在公立医院就医,就逃不出DRG。
无论是普通部、国际部、特需部还是VIP部都一样,想跳出DRG的影响,只有不用医保去私立医院,不过国内私立医院的口碑emm......确实大多差点意思。
只有高端医疗,包括靠谱的私立医院,昂贵医院甚至覆盖全球顶尖医疗资源,才能真正跳出DRG的限制。
而高端医疗的保费一般费用在2万以上一年,五六万一年或者更多,普通老百姓也负担不起。
如今,医保DRG与药品集采的双向联动,基本上可以让市场上卖得最火的百万医疗险出局了,没啥用武之地了。
重仓医疗险的保险公司,面临着保费收入缩水、业务增长放缓的困局。
- 腾讯微博
参与讨论
发表
热门评论